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用警字起公司名字,以及二画的字取名用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本报记者 陈东升
□ 本报通讯员 毛华届 徐城飞
“报案方便,破案快,助企中心就在企业门口,服务超赞!”近日,浙江省衢州市某上市公司负责人来到衢州高新企业社区亲清助企中心(警务融治中心)赠送锦旗。一个多月前,公司怀疑有运输车辆司机盗窃产品,向中心民警反映后仅一周,即查明两名货车司机盗窃企业产品的事实,涉案金额50余万元。两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衢州高新企业社区有企业134家、员工4.5万余人,工业总产值850多亿元,是衢州工业经济发展“主战场”。2022年12月,亲清助企中心成为衢州市首个实体运行的护企服务综合体。中心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涵盖服务、治理、监管、打击四大核心业务,运行以来累计破获涉企案件3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9人,追赃挽损600余万元。
首家亲清助企中心很快成为全市公安机关服务保障经济发展的样板。目前,全市各经济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区、专业市场已建成19个亲清助企中心(站、室)。依托这些中心的辐射作用,今年前4个月,衢州公安机关共破获涉企案件24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69名,挽回经济损失2200余万元,涉企警情同比下降17.75%。
衢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舒声介绍说,衢州公安建设亲清助企中心是持续深化“11087·亲清在浙里”品牌建设,切实推进公安服务前移、提升支撑保障力度的有效举措之一。
衢州公安坚定“责任面前是我、发展面前有我、危难面前用我”的目标,高站位打造服务保障经济发展的“铁军护航·警助共富”特色品牌。秉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公安主体、市县一体、部门联动”护航理念,建立领导挂帅联、党建融合联、项目覆盖联、企业网格联的为企服务“四联”工作机制。目前,市县班子成员已挂联257家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项目警官制”覆盖率达100%,社区民警全部融入33个企业社区、208个企业网格。
“铁军护航·警助共富”重在做足服务“暖企”这篇文章。今年5月15日,位于衢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衢州公安“护航服务中心”建成投用,
成为全省首个实体化护航服务中心。中心梳理整合公安为企服务职能172项,通过实施一个受理前台、一条亲清连线和商务、人才、征信、法务、物流、安企、安防七个方面直通措施,切实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米”。中心一方面全力打造涉企业务“网办中心”,实现249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中心通办、服务自办;另一方面结合省厅“百千万工程”建设,在原有三级四层服务架构基础上,建立1082个延伸服务网点,迭代升级原有的10个服务企业专窗,全力为企业提供全警种业务审批、全要素监测保障、全链条闭环管理的优质服务,累计办理涉企服务事项5860余件,满意率达100%。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衢州公安持续做优执法“护企”项目,组建“法律服务、矛盾化解、应急处置”等6个专业化服务小分队,共走访企业3420余家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830余个。
衢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吴松平说,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考卷常出常新,衢州公安将大力弘扬践行“忠诚、勇毅、奋进”的新时代衢州公安精神,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打造“铁军护航·警助共富”品牌,奋力为全省“11087·亲清在浙里”实践贡献更多衢州智慧和衢州力量。(陈东升 毛华届 徐城飞)
(法治日报)
作者:王贵元
皇皇百余万字的《汉字形体史》面世了,这是陆锡兴教授积50多年研究,继《汉字传播史》《汉字民俗史》《汉字美术史》之后,又推出的中国文科通史中的新成员。
中国传统文科以语言文字学、文学、历史学、哲学为主,其研究内容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其中的汉字可以说是最为璀璨的明珠。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且一直沿用至今的唯一表意文字,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承者。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汉字都是维系汉语不同方言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亚洲汉字文化圈区域融合的重要纽带。
但是,真正的汉字发展史著作过去一直没有问世。汉字发展史研究滞后的主要原因是传世文献所用汉字皆是印制时代的汉字(近现代汉字),而各代实际使用的字形,以前资料缺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代不同材质的文字材料大量出土,流散各国的敦煌文献现已整理出版,这些文献都是手抄本,反映的是当时实际使用的汉字,研究汉字发展史在资料上条件已然成熟。
不过,总体来看,汉字研究存在不够重视理论的问题。商代、西周、春秋战国、秦汉和敦煌文献文字的研究长期以来是汉字研究的中心,研究成果丰厚,基础工作相对成熟。而对魏晋南北朝以后的字形关注较少。秦汉简帛文字方面,疑难字考释工作充分,解决了大量问题,但字形的理论研究、系统研究不足。石刻是秦汉以后除简帛外的大宗文字材料,虽然从宋代金石学兴起即已开始研究,但基本是文献释读工作,而非字形的专门研究。石刻文献的集中整理出版是近些年的事,而石刻字形的系统研究应当说才刚起步,且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和知识积累,现象的分析和结论存在很多问题。在此状况下,《汉字形体史》就显得尤为珍贵,可以说是首部有分量的汉字史著作。
《汉字形体史》以古文字形体史、篆文形体史为一组,汉隶形体史、八分形体史为一组,草书形体史(汉草、今草、章草等)为一组,真书形体史上下为一组,以翔实的资料作为佐证,四条线索,按照时代相互关联,清晰、透彻地叙述了汉字演变的整个历史,千头万绪、变幻莫测的汉字演变在作者的笔下变得清晰明了。该书最大的特点是系统梳理传统字学的各个名称术语及其内涵,以大量出土文献文字为依据,剖析毫厘,辩证是非,其内容蕴含着许多人们闻所未闻的见解,此举两事为例:
其一是书中对八分书的论证。八分是常见的书体,特别在清代以来写八分书的人很多,但是八分这名称,在汉代只见于蔡邕的说法,此外从没有人提到。汉代的八分不都是波磔的写法,相反波磔的写法主要是史书,相当于后来的楷书。八分主要特点不是波磔,而是古今杂形,这个“古”不是正篆,而是缪篆,缪篆是什么?不是错误之篆,而是优美之篆。它也不是古今过渡的字体,而是人造的存古字体。书中指出北魏朝廷把八分与真书结合造了一个元氏魏碑(习惯称魏碑),这个杂凑的形体影响到北朝楷书,直到宋代才拨乱反正。人们一直认为八分是汉代的,叫汉隶,其实八分的高潮在汉更在唐,唐人才正式命名这类字叫八分,上至皇帝,下至文人,以书写八分为尊。诗人杜甫有诗《李潮小篆八分歌》曰:
苍颉鸟迹既茫昧,字体变化如浮云。陈仓石鼓又已讹,大小二篆生八分。
秦有李斯汉蔡邕,中间作者寂不闻。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
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惜哉李蔡不复得,吾甥李潮下笔亲。
尚书韩择木,骑曹蔡有邻。
简单的几句诗,概括了八分来由、流传及唐代名家等,字字珠玉。
其二是对印刷术的论述。印刷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它对汉字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印刷术为广泛传播知识、文化交流,提供了物质条件。从早期的雕版印刷发展到活字印刷,提高了效率,比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完成了汉字字形标准化。雕版印刷是先写字后雕版,字体没有什么特别,就是手写体。宋元推崇颜体、欧体,元代有用赵体,明代又采用沈体。手写体各人各写,各人习惯不一,风格不一,字形难以一律。明代有司严格管理刻书,要求“各书一遵钦颁官本,重复校雠”,工坊为了提高劳作效率,规模生产,为了便于相互衔接,不仅统一字形,笔画横平竖直,多用方笔,出现了横平竖重的匠体字,因为发生在明代中期,也叫明朝字,或叫老宋体。宋体出现后印刷物广为采用,是近代汉字标准化的由来。
《汉字形体史》规模宏大,内容全面,论述详赡,精彩纷呈,堪与《中国文学史》《中国哲学史》同列,为传统文科的经典性通史著作。
《汉字形体史》
陆锡兴 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来源: 解放日报
“工程进展顺利吗?有麻烦事儿随时给我说一声。”戴着安全帽,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繁忙的长青镇农光互补发电项目的施工现场,开展治安巡查、隐患排查、走访调查,看到项目正热火朝天地进行,他拍拍裤腿上的泥土,又马不停蹄地奔赴另一个工地。
他叫冯子诚,今年31岁,这是他从警的第9个年头,现任宝鸡市公安局凤翔分局长青派出所副所长。随着“三个年”活动的部署开展,长青工业园区一大批重点项目开工,他的工作变得更加繁忙了。
安全防范 纾解“烦心事”
长青镇位于凤翔高新区工业园,辖区内项目20多个,随着外来人员不断增多,治安管理工作任务繁重。“进企业、进项目、办实事、解难题,除隐患、保安全”是冯子诚成为“企业警官”后,每天的工作重点。
“节后刚上班,冯警官就上门走访,并组织公司保安骨干、最小应急单元进行治安、消防、防暴技能培训和演练。在工业园区,能经常见到警车和民警,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安全感。”辖区某企业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冯子诚和同事多次深入辖区企业实地走访,对企业开展安全隐患全面排查,列出问题清单,持续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建立走访清单,分类管理,落实“一企一档”专门台账。指导企业成立专职巡逻队,构建警企联动、警民合作的全方位巡逻防控网络,助推企业健康平稳发展。
一年来,冯子诚和同事们上门走访企业80余次,有效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帮助企业解决“烦心事”23起,为辖区企业营造了和谐的经营氛围,有力的护航了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排忧解难 破解“疑难事”
“两个月的时间,150吨煤,就这么从老板眼皮子底下蒸发了,而且现在的煤也越来越不耐烧了。”“啊,还有这种事儿,厂里没仔细调查过吗?”正在日常检查中的冯子诚,对工友们“抖”出来的“料”,十分好奇,他随即联系企业负责人询问情况。
通过仔细摸排走访,一条以跨市倒卖精煤的犯罪线索逐渐浮出水面,冯子诚和同事们经过连续一周的不懈努力,破获了困扰企业“疑难案”,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挽回企业损失三十余万元。
这是长青派出所依法打击涉企违法犯罪的一个缩影。“项目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对于严重危害营商环境的行为,我们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坚决做到‘露头就打’。”冯子诚说,对于涉企案件,我们做到定期研判,快速侦办,同时协助企业加强规范管理、堵塞漏洞,有力维护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和发展的市场环境。
今年以来,冯子诚查处涉企各类案件1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行政处罚9人。
主动服务 做实“暖心事”
“招来的临工都是本地人,为了尽快上岗,我们与临工达成口头雇佣关系,行吗?”
“口头协议可不行,起码也要签订简易的雇佣合同,否则后期容易产生劳资纠纷,影响施工进度。”在定期召开的警企座谈会上,冯子诚正在耐心解答企业负责人的疑惑。
为畅通企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聚焦企业群众办事中反映的堵点、痛点、难点,冯子诚定期走进辖区企业,举行“警企座谈会”,向企业提供法治宣传、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管理等方面的指导,主动征询企业对公安机关服务与保障发展的意见建议,为企业提供“面对面”服务和“点对点”支持。
此外,冯子诚通过主动与辖内企业对接,及时掌握流动人员信息情况,集中为外来务工人员办理“居住证”153张,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320人次,落实上门办理、延时服务、简化手续等深化“放管服”改革措施,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暖企服务。
企有所呼,警必应之。一年来,“企业警官”冯子诚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踏踏实实的服务,把 “忙”帮到企业实处,把“暖”送到企业心坎,营造了长青镇良好的营商环境,让辖区群众感受到满满的安全感。(郭蓉)
编辑:芮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