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宿舍群该取什么名字,以及宿舍群起名字怎么起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1月21日下午,大连海事大学2021-2022学年十佳优良学风标兵寝室终审评选会在综合楼凌水国际会议厅举行,学校学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各学院班主任代表、指导员代表、学生代表应邀出席并担任评委。
寝室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学生在校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也是育人的最小单元,寝室学风的好坏关系到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为加强学风建设,充分发挥寝室的育人载体作用,挖掘学生身边优秀的寝室集体,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学生寝室加强优良学风建设,我校自2019年开始每年组织“学霸寝室”和“十佳优良学风标兵寝室”评选活动。
今年经寝室申报、学院推荐、学校审核,全校共评选出83个“学霸寝室”,其中集体保研寝室10个。经过学院推荐和学校初评,共有15个寝室进入到“十佳优良学风标兵寝室”的终选环节。现场各寝室围绕学习成绩、学习方法,科创成果、科创心得,综合素质、活动表现,突出事迹、集体经验等方面,进行了5分钟现场展示答辩,15个寝室共同进步的成长经历和青春作伴的卓越风采,赢得了现场评委老师和同学的啧啧赞叹和阵阵掌声。经过近一个半小时紧张而又精彩的公开答辩和现场投票,拟确定英华五公寓1129等10个寝室获评大连海事大学2021-2022学年十佳优良学风标兵寝室(按照评审总成绩排序)。
英华五公寓1129
(祁涛明、董汶龙、黄子豪、寇忠皓)
方舟四公寓324
(谭小婷、高艺月、胡雅茜)
英华二公寓1129
(李梓涵、孟睿沂、单晓玉、赵星)
英华五公寓861
(尚修为、胡聿鑫、李俊、林宇丰)
方舟五公寓910
(王欣然、齐亚鑫、田新媛、周芳仪)
海华八公寓429
(张永全、张赫、虞宏洋)
瀚海二公寓705
(周连生、梁超、姚一杭、贾腾飞)
海华八公寓204
(王伟琛、陈浩、李佳诚)
方舟三公寓412
(曹羽歌、郗佳慧、秦玲玲、李子璇)
方舟三公寓324
(王子钰、卢莫野、赵新怡、谢宇欣)
★
大连海事大学2021-2022学年
十佳优良学风标兵寝室风采展示
英华五公寓 1129
寝室成员:祁涛明、董汶龙、黄子豪、寇忠皓
专业年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019级、通信工程2019级
平均绩点:4.06
主要事迹:
寝室四人均获得推免资格,分别保送至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累计获得A类竞赛国家级奖项近30项,省级及以上奖项80余项,累计获得破格推免资格13次,10余次刷新海大A类竞赛历史最好成绩。累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近10项,发表论文4篇。寝室成员均为中队和班级学生干部,累计从事12项学生工作。累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35项荣誉称号,累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奖助学金近7万元。
经验分享:
从入校起我们四人就建立了一个相互监督,相互鼓励的机制。在上课前一晚我们会在寝室一起预习明天的课程,把问题带到明天的课堂上;课堂上,我们专心听讲,积极和老师进行课堂互动,如果有知识点不理解或者碰到难点,会在课后主动与老师讨论;课后,我们互相监督室友独立完成作业并互相批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宿舍就是我们的一个小舞台,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在这里我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才能谱写着一个个故事,虽然故事不大,但每个都令我们难以忘怀,它是我们的一种财富,或许以后的某一天回想起来我们会知道我们曾经拥有过那段友情,一起奋斗和拼搏过。
方舟四公寓 324
寝室成员:高艺月、谭小婷、胡雅茜
专业年级:统计学2019级、应用物理学2019级
平均绩点:4.12
主要事迹:
寝室中两人分别保送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湖南大学,一人获评大连海事大学2021-2022学年“十佳大学生”。90分以上科目每人平均35门,大三学年平均绩点4.12,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7项,省级以上奖项25项,奖学金37500元。发表SCI论文2篇,申请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6个,参与省级以上创新创业项目9项。三人分别担任院学生会主席、中队副指导员、班长、学校军训教官等多项职务,先后荣获“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15项荣誉称号。
经验分享:
我们秉持“勤奋”与“坚持”,勤思考、勤巩固、勤总结,及时发现不足,提高学习的成效性;坚持早起,我们每天保证六点前起床,能够让一天更加完整,效率也在不断提高,同时我们坚持锻炼,健康是创造一切价值的前提,我们会互相提醒,无论时间多紧,都要挤出时间运动,放松身心。我们遵循着内心的声音,以适合自己的节奏,成功实现了属于每个人的逆袭。虽然曾经有迷茫、焦虑甚至崩溃的时刻,但我们没有放弃。既然运气不够,就试试勇气;既然天赋不够,就用时间交换。我们始终相信,在反复与坚持过后,柔水终成雕刀!
英华二公寓 1129
寝室成员:单晓玉、孟睿沂、李梓涵、赵星
专业年级:英语2019级
平均绩点:3.90
主要事迹:
寝室同学中两人分别保送至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寝室四人在专业96人中分别排名第1、第2、第13和第26,全寝平均绩点达到3.90,三年累计90分以上课程100余门,累计获得奖学金近五万元。寝室全员高分通过英语专业四级、大学英语六级、考取如笔译三级、计算机二级、全国教师资格证等证书。参加多项高水平赛事并4次刷新学校赛事纪录。四人分别在各类社团中担任主席、社长、部长等职务,在中队中分别担任中队长、纪检委员、团支书,屡获“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经验分享:
理解与包容的寝室氛围是我们共同进步的垫脚石。共享学习资料、研讨学术问题、课堂合作展示及三年来坐在教室第一排都是助推我们前行的动力。我们的生活并不枯燥乏味。嬉笑打闹的时光也能成为我们焦虑紧张的缓冲剂。我们有多样的宿舍团建,也有温馨的夜聊时间。除了在各自的领域里闪闪发光,我们不忘彼此的分享。海大让我们相遇,寝室让我们相知,为着共同的目标我们相聚在一起,一起体验 1+1+1+1 > 4 的美好!我们将珍藏这份友谊,奔赴新的山海,创造新的未来。
英华五公寓 861
寝室成员:尚修为、胡聿鑫、李俊、林宇丰
专业年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9级
平均绩点:4.11
主要事迹:
寝室三人获得推免资格,分别保送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大三学年平均绩点4.37,专业排名分别为第1、第8、第9、第15。累计195门课程90分以上,110门课程95分以上,8门课程满分,获得校十佳大学生、中远海运科技创新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20项。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等奖助学金20项,总金额超过十万元。获得各类竞赛奖项80余项,其中国家级、省级奖项50余项,3次创造我校A类竞赛最好成绩,3次获得我校破格推免资格。待发表SCI、CCF B类期刊两篇,发表EI检索论文一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寝室成员担任校军训教官、校民乐团副团长、学院朋辈导师、中队党建负责人等多项职务。
经验分享:
我们曾来自不同的学院,出自对计算机技术的共同热爱,四人在大一时毅然做出了转专业的相同决定,进而相聚在861寝室。初到新专业,为了尽快适应新的课业学习,四人彼此交流了转专业的初心和目标,大家因缘而聚、因心而惜,认识到做出转变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先卷带动后卷,良性竞争、共同进步”的学习原则。我们热衷于抱团学习的方式,几乎每一门专业课上,我们四人都会坐在一块儿,互相监督、互相帮助。我们在课后也会及时共享自己的笔记,互相讨论重难点问题,有时遇到好的学习资料也会第一时间在宿舍群里分享。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优点,同时也存在着自己的不足,大家彼此包容对方的不足同时又发扬自己的长处。感谢海大的培养,我们即将从海大启航,奔向下一个远方,为成为计算机领域的优秀人才而继续奋斗!
方舟五公寓 910
寝室成员:王欣然、齐亚鑫、田新媛、周芳仪
专业年级:金融工程2019级
平均绩点:4.31
主要事迹:
寝室四人专业分别为排名第1、第4、第7、第19,其中三人获得推免资格,并分别保送至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寝室四人均曾获得国家级或校级奖学金,累计获得各类奖学金三万余元;三人曾获评校三好学生荣誉。寝室四人均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多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其中二人获评优秀志愿者。
经验分享:
我们四个人来自不同的城市,也有着不同的性格,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让我们走到了一起,我们在方舟五910寝室中相识相知....我们从新生报到刚聚在一起的那一刻就约定,要共攀学习高峰。特别是大一上学期看到学校发布了评选“学霸寝室”的通知,也看到了很多学霸寝室取得的成绩,我们更加坚定,要努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也是从那时起,我们寝室4人总是迎着清晨的微光出门晨读,伴着夜晚的星辰结伴学习。我们成立了中队第一个“寝室学习共同体”,每个人都在其擅长的方面帮助他人。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成长的道路磕磕绊绊,但我们不会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海华八公寓 429
寝室成员:张永全、张赫、虞宏洋
专业年级:轮机工程2019级
平均绩点:3.98
主要事迹:
寝室三人均获得学校推免资格(成绩),并分别保送至北京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是学校航海类专业2019级普通班唯一全体保研且保研至985、 双一流院校寝室。本学年宿舍平均绩点3.983,两名成员绩点过4,一人综合排名1/219。寝室共获得包括国家奖学金在内的奖学金荣和誉称号20余项,累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奖助学金近5.5万元。
经验分享:
半军事管理是学校优良的传统,在半军管下,我们每天的生活相对规律,每一项事务都要完成的精益求精,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养成的良好习惯让我们受益终身。以大一集体列队去晚自习为例,即使在大二和大三不做强制要求,我们也依然还保持这一习惯,三人打卡组团学习到寝室关门前一刻。也因为半军管,让我们宿舍养成了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每当期中或期末考试时,寝室全体成员会分享自己优势学科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开启考前“429学霸小讲堂”同时分享课程笔记和重点知识。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各个方面互帮互助、携手并进,形成了良好的宿舍氛围,在竞争中相互学习,在鼓励中共同进步,最终让这个寝室集体的每个人都熠熠生辉,受益终身。
瀚海二公寓 705
寝室成员:周连生、贾腾飞、梁超、姚一杭
专业年级:自动化2019级
平均绩点:3.96
主要事迹:
寝室四人中三人获得推免资格,分别保送至东南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寝室累计获得国际级奖项3项,国家级奖项12项,省校级奖项20项,累计获得奖学金4万余元。发表sci三区论文一篇,一篇英文期刊在投,另有一名成员参与国家级大创项目。寝室成员分别担任班级团支书、就业委员、心理协会主席、党建负责人等,完成多项学生工作。累计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5项。
经验分享:
我们寝室始终坚信集体凝聚力是关键。能做到君子和而不同:给他人留有空间,不过分打扰他人的学习和生活。我们会尊重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隐私。我们也时常交流沟通,偶尔在睡觉前开个“会”,聊聊最近情况;时常分享家乡美食、分享快乐、分享心得。学习方面,我们会利用课前时间将快速过一遍上节课的内容,防止跟不上进度;课上我们四人一起坐在前排,紧跟老师思路。课后,会及时整理笔记,当堂课的内容不会拖到第二天。我们真挚的感谢海大赋予我们的一切,我们将永远铭记自己海大人的身份,永不停息努力下去,用青春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华丽篇章。
海华八公寓 204
寝室成员:王伟琛、陈浩、李佳诚
专业年级:轮机工程2019级
平均绩点:3.87
主要事迹:
寝室三人均获得推免资格,分别保送至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18项,省级及以上奖项35项,荣誉称号及奖学金总计16项。共发表sci一区在内论文5篇,申请专利4项。
经验分享:
虽然我们每个人的性格各不相同,来自不同的地域。但是身处同一个寝室,大家都对彼此互相包容,相互欣赏,我们可以从室友的生活习惯,日常表现以及面对不同事物的态度中反思自己,从而互相进步。我们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从上课坐前排,到课后作业的相互交流;从一起叠被,绷床单,整理物品摆放等内务细节,到参加学院半军管相关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我们都从中收获很多。半军管生活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习惯,它也磨炼了我们的意志品质,使我们的心理更加强大,从而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也始终保持着勇往直前的勇气与信心。这也将是我们青春中非常重要的一段记忆。
方舟三公寓 412
寝室成员:曹羽歌、郗佳慧、秦玲玲、李子璇
专业年级:交通管理2019级
平均绩点:3.80
主要事迹:
寝室四人中两人获得推免资格,分别保送至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2021-2022学年寝室平均绩点3.98,综合排名均在专业前30%,B分排名均在前50%。与前一学年相比,寝室累计提升绩点1.34,综合排名累计提升60名,B分排名提升38名。寝室累计获得奖学金4万余元(其中2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均为专业唯一获得者),累计获得40余项荣誉奖励。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已发表北大核心期刊论文1篇,待发表论文1篇。
经验分享:
从大一到大四,我们相互监督,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我们一起上课一起自习,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与老师互动,课后主动询问老师没有理解的地方,及时解决问题。不论是课后习题还是考前复习,我们都会相互督促,填补知识漏洞。我们会在彼此焦虑时、懈怠时互相支撑、互相鼓励;我们擅长的学科各不相同,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讨论难题;平时我们也会互相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在不同的领域汲取经验,探讨人生、规划未来。“不啻微芒,造炬成阳。”是我们的寝室宣言。未来,我们将继续带着海大人的责任与担当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方舟三公寓324
寝室成员:王子钰、卢莫野、赵新怡、谢宇欣
专业年级:交通工程2019级、土木工程2019级
平均绩点:3.85
主要事迹:
寝室四人专业排名分别为专业第1、第2、第3、第6,其中两人分别保送至同济大学、重庆大学。曾获得国家奖学金1次、国家励志奖学金3次、专项奖学金2次、校优秀奖学金若干,累计获得奖助学金七万九千余元。
经验分享:
我们四个女生不但在学习中一起努力、互帮互助,经常在学业中帮助对方、一起探讨课上遇到的问题;在生活中我们也是彼此最好的朋友。324寝室就像我们在异乡的另一个家。三年以来我们相互包容,从未吵过一次架;我们相互督促,从未有一个人掉过队;我们相互欣赏,在彼此的见证之下成为了更优秀的人。“诗酒趁年华”,我们未来相约最高处再见!
你们都是如何给群取名的呢??
网友分享自己的群名称...
画面过于沙雕!
▼
▼
▼
接下来感受下网友的评论:
▼
▼
▼
▼
▼
▼
▼
▼
▼
▼
▼
▼
▼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真是太沙雕了!
01、
凌晨11点08分,微信传来一阵急促的消息提示音。
“阿雯邀请你加入群聊。”
我疲惫地捏了捏山根,看着自己莫名其妙地又被拉入了一个新群。
六个人寝的宿舍,群里只有四个人。诡谲且富有戏剧性。
我熟练地将群聊消息开启免打扰,想要屏蔽那些鸡毛蒜皮的琐事。
可是不断弹出的消息还是如血盆大口的猛兽般,将我们宿舍之间仅存的友谊啖食干净。
“tmd!烦死了,她能不能别在宿舍打电话啊?有对象了不起啊?”“就是就是,声音还那么大!别人不要睡觉的吗?”“我无语了…”
各种粗鄙之语在群里炸开了锅,隔着屏幕,他们便可以肆意妄为地吐槽舍友。
我有些惘然地看着这群消息,心底漫上了一层惆怅。
那个曾经温馨的六人寝,是从什么时候变成如今这番残破模样的?
02、
其实,这已经不是我们宿舍建立的第一个小群了。
六个人的宿舍,零零散散的,就已经有三个群聊了。
这还只是据我所了解的。
我们六个人的宿舍大群也从最开始的无话不说、无事不分享。到现在的消息记录只停留在五个月前“青年大学习”的打卡截图。
我们逐渐活跃在各个小群里,三三两两的像是繁星化成的碎片。
而最开始的宿舍大群也成了封尘已久的木匣,被人遗忘在微信列表里。
我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的场景:当时我是第一个进宿舍的,陌生的环境令我惴惴不安又使我心生期待。
当舍友拖着笨重的行李箱,拉开宿舍门时。我们彼此对视、莞尔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宿命吧,让来自不同城市的我们相遇在同一屋檐下。
比起舍友,那段时间我们相处得更像是家人。
年龄最大的我也自然成为了一家之长,和其余五个女孩彼此治愈着。
那段时光里,我们无话不谈,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理想。
每天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在熄灯以后,借着手机微弱的灯光聊悄悄话。
可是时间总是会将热情冷却。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我们的友情也在不同的岔路口分道扬镳了。
03、
也许是因为六个人的友情太拥挤,又或许是因为每个人的节奏无法同频。
她看不惯你在周末早起去图书馆学习,你也理解不了她半夜三更和男友煲电话粥。
她痛恨你的内卷,你厌恶她的自私。
我们褪去了光环、擦除了滤镜,开始隔三差五地为一些小事吵得不可开交。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们都没有撕破脸,还愿意维持着成年人的体面。
但是背地里却是拉小群各种吐槽和拉踩,彼此心里也产生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作为中立人,我没有被卷入任何一场风波里。
但是看到舍友如今的关系,我也只能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也许你会疑惑,为什么不尝试去沟通和解?
为什么不能让宿舍友谊回到最初的状态?
我的建议是:
可以,但没必要。
04、
有人说:“有些室友永远都不可能成为朋友。”
对于这句话,我之前一直是嗤之以鼻的。
同在屋檐下,冰冷的石头都能捂热,更何况是人心呢?
哪有合不来的室友,只不过是自己不愿意踏出那一步吧。
但是当我真正踏入大学的校门时,才发现自己实在是太天真了。
之前看《老友记》和《爱情公寓》时真的非常羡慕影视剧里的情谊。
“喜欢的人就在身边,爱的人就住对面。”
我也曾幻想自己能遇到一群陪我哭逗我笑的知己;后来才发现这样的思想实在太自私了。
一个宿舍里是几个天南海北生活习惯完全不相同的人,突然要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
还要强迫每一个人迁就彼此的生活方式,这的确是一件极其残忍的事情。
当然也有可能遇到关系如胶似膝的好舍友,但这并不是常态。
我们都是普通人,有着平凡的优缺点,也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可能有人习惯早起,有人却乐意熬夜;有人睡眠浅,却又无奈舍友打鼾;有人有洁癖,偏偏舍友一周洗一次澡;有人喜静,舍友刷视频却总是外放声音…
任何一种情况都可能成为矛盾的导火索,但其实谁都没有错只是习惯不同而已。
触碰底线的事情我们需要交涉,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和舍友步频不同。
所以我也开始慢慢释怀了,为什么要强迫自己把舍友当成朋友呢?
和室友合得来是运气,合不来是常态。
我的舍友只是我的舍友,她们可以不做我的朋友。
室友是大学接触最密切也最微妙的人群,处理好宿舍关系也成了大学的一门必修课。
05、
我希望大家能明白:
在和舍友相处时不要因为自己心情不好就迁怒于人;要学会尊重和包容不一样的价值观;要注意和舍友之间的边界感;遇到实在过分的人或事要摆在台面上说清楚;规矩在刚开学的时候就要立好,省去很多麻烦;
最后,
做好心理准备,舍友不等于朋友,降低心理预期。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进步,相伴成长。
若干年后回忆起这些琐事,都是对怀念青春的慰藉。
那些回忆不论好坏,都是生活的礼赠;是它们充实我们的生活,丰富我们的人生。
行文至此,愿你宿舍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