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篮球角色名字(dnf怎么修改角色名字)

2023-11-15 07:19:00
八字起名网 > 八字起名 > 街头篮球角色名字(dnf怎么修改角色名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街头篮球角色名字,以及dnf怎么修改角色名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美国十大街球传奇:1米88传说摸篮板上沿,骨头收集者击败NBA球星

在美国,不仅有职业篮球运动员的终极目标NBA,还有街头球员的圣地“洛克公园”,而美国街头篮球的历史上,更是高手云集,而有些传奇球员的人气和在民间的地位,甚至超过了一些NBA巨星,特别一些联盟巨星,在离开了NBA的规则之后,输给了这些街头球员,不过大家对于这些街头传奇都了解吗?不了解的不妨看一看,小编给各位朋友带来的,美国街球的十大传奇球员。(排名不分先后)

1、骨头收集者-里威廉姆斯

绰号为“骨头收集者”的里威廉姆斯,和很多美国青少年一样,从小就接受了正规的篮球训练,而最终的梦想也是成为NBA联盟的一员,只不过上天却没有赐给他惊人的运动天赋,也没有给他出众的身高,只有1米83,运动能力平平的威廉姆斯,注定无法圆梦,无奈之下,他决定专攻街头篮球,从小严格的专业训练再加上出色的球感,让他在街头赛场上如鱼得水,21岁初登洛克公园的骨头收集者便大杀四方,拿到了第一个EBC联赛(纽约最高水平的街头联赛)的MVP,据说败在他手上的NBA球星有马布里、廷斯利、拉里休斯、拜伦戴维斯......至于他为什么叫骨头收集者,下面的动图可以告诉你答案,因为他收集的,是对手的脚踝。

一位小伙被他晃倒进了医院。

2、跳跃你的灵魂-阿尔斯通

在NBA赛场上,阿尔斯通最多只能算是一名合格的角色球员,但是纽约皇后公园的球场上,他却是如同王一般的存在,即使是科比、麦迪和当年的纽约之子马布里,在名气和影响力方面也无法和阿尔斯通相提并论,早在他15岁时,便凭借一手出神入化的换手运球和各种千奇百怪的转身步法,风靡了哈林和全美,也凭借着魔术一般的表演,为自己赢得了“Skip To My Lou”的绰号,特别是出道几年后,球鞋公司And1出版了阿尔斯通12岁时的街头录像,迅速席卷了全美,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阿尔斯通“控球至上”的打球风格,这也让阿尔斯通成为了第一位拥有自己品牌的街头球员。

3、“教授”-格雷森鲍彻

身高只有1米7出头的鲍彻,同样是美国街头的传奇人物,以运球技术华丽闻名全球,更是被街头解说员称赞为“可以在赛场上教导对手”,所以得到了“教授”的绰号,和阿尔斯通、里威廉姆斯一样,鲍彻在美国同样拥有极高的人气,甚至一些NBA球员都是他的球迷,其中也包括了林书豪,而鲍彻最出色的一点,不仅是他成为了And1第一位签约的白人球员,更是因为他身为白人,却在黑人统治的街球领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直到今天,他依然通过扎实的基础,各种自创的街头动作,去“教导”人们、什么才是真正的街头篮球。

4、“辣酱”-菲利普查普安

绰号“辣酱”的查普安,是And1现在的头牌,被称为“街球精灵”当然也有人叫他“街球皇帝”,他是现今球技最为酷炫的街头球员,自创的过人动作达到了100多个,他还为这些动作都起了一个华丽的名字,比如“催眠术”、“旋转风车”等等,而其中最出名的,则是“人过球不过”,更是迷倒了万千球迷,作为现役的第一街球王,因为在投篮时喜欢喊一句“Sauce”,所以这也成为了他的绰号。

5、“丝绸”-安德烈普尔

绰号为“丝绸”的普尔,是现今美国的四大街头传奇之一,和教授、辣酱、骨头收集者齐名,他的运球就像丝绸一般柔顺丝滑,兼顾观赏性和实用性,让一般防守者根本无法判断,同时普尔也是And1旗下的一员,他最为出名的一战,就在和拥有弗朗西斯与卡塞尔球队的街头比赛中,砍下了40分的高分。

6、“山羊”-厄尔麦尼考尔特

很多人应该都没有听过厄尔麦尼考尔特这个名字,但是提起他的绰号“山羊”,对于美国街球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都听过这个名字,因为他堪称美国街头篮球的真正神话,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几个关于厄尔麦尼考尔特的传说:身高1米88的山羊,可以摘下3米95篮板上沿的硬币,他的弹跳达到了153厘米,他曾经完成过36次连续反身扣篮,至于这些是不是真的,就无从查起了,不过著名电影频道HBO将山羊的故事改编成了电影,而贾巴尔这位孤傲的巨人则称山羊是“未打过NBA最伟大的球员”,不过可以确认的一点就是,他曾经击败过贾巴尔,令贾巴尔俯首称臣。

7、“豌豆”-劳依德丹尼尔斯

因为时间的原因,已经找不到有关劳依德丹尼尔斯的图片了,作为一名身高2米03的后卫球员,丹尼尔斯在球场上拥有极为全能的身手,再加上出生与纽约皇后区,让他迅速成为了70年代中,和山羊、摧毁者等人齐名的街头传奇,而在球场上无所不能,可以胜任五个位置的丹尼尔斯,更是被认为是贾巴尔之后纽约市又一个伟大的球员,也因为全面的身手,被称为“加了跳投的魔术师约翰逊”。

8、“摧毁者”-乔霍蒙德

绰号“摧毁者”的乔霍蒙德,是和丹尼尔斯同一时代的另一位传奇街球手,作为一名身高6英尺4英寸的后卫,他在20岁时就成为了洛克联盟的MVP,并且创造了一个神话:4个小时2场比赛,拿到了101分两次MVP,而他的对手,是包括了“黑珍珠”厄尔门罗,绰号“糖豆”的科比老爸等NBA球员,除此之外,他在J博士的防守中,半场就砍下了50分的高分。

9、“旋风”-理查德克兰多

10、“直升飞机”-赫曼诺斯

因为实在找不到图片,小编就将第九位和第十位写在一起了,第九位的“旋风”克兰多,曾经在一场街头比赛中砍下了135分,也曾经创下了街头联赛单赛季场均70分的壮举,当以以一手无人可及的换手运球称霸球场。

第十位的“直升机”赫曼诺斯,则是一名弹跳能力出众的球员,曾经有人目睹了他将贾巴尔的绝技天勾按在了篮板之上。

大和谐的DNF更新了,15年的DNF连名字都改

大和谐的DNF更新了,15年的DNF连名字都改

此前,2月17日,DNF国服宣布将在2月23日的版本更新中更改游戏名称。同时,它还将调整产品图标、产品的内部文本内容以及艺术材料和艺术表演,并表示艺术元素的调整将增加工作量。今天,打开官方网站,“地下城与勇士”正式更名为“地下城和勇士创新世纪”。此外,《地下城与勇士》的百度贴吧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2.23版本到来后,玩家们嗤之以鼻的“和谐”版本也上线了!上线后,还上了微博热搜,成为众多玩家调侃的对象。“创皮”的名字甚至响彻整个网络。对于那些还在玩这个游戏的人来说,他们也觉得不能直视和谐之后的劣势变化,纷纷打上反和谐补丁,以恢复原来的DNF。

就连DNF贴吧吧主都受不了了。推出后不久,他还率先将原来的DNF标志头像改为“宝宝巴士”的头像,这与当前版本8+游戏环境的主题非常一致。在“宝宝巴士”头像发布后,各大贴吧和论坛上出现了大量骚动,称更改它是合理的。同时,这也成为该领域的一种趋势。不仅colg论坛改变了“宝宝巴士”头像,许多玩家和up主也改变了它。

大和谐后,最失败的是兑换了小僵尸的玩家。它最初是一只正常的僵尸。改变之后,它比以前更加丑陋和难看。要知道,心悦俱乐部想要交换一只宠物并不容易。您至少需要心悦1才能兑换,还需要充值600元。因为宠物很稀少,所以幻化过后感觉很好。但是现在它看起来像是脑瘫,这让人完全没有感觉了。小僵尸官帽已经变成鸭嘴帽,皮肤也被漂白了。最初的白眼也有瞳孔,这几乎是无法忍受的。没想到,它看起来像“脑瘫”,感觉比以前更可怕。

毕竟,在2月23日名为“7G大改”的版本中,豹哥上面列出的只是冰山一角。为了使版本恢复和谐,工作量可能比以前的小补丁大几倍。似乎已经提前预测,这一大型版本更新将受到众多玩家的批评。DNF官网发布的更新公告提出,玩家将获得相应的补偿:

很多玩家都有一个大问题:为什么游戏要做出如此大的改变?从预告和更新补偿中可以看出,官方似乎也预料到了新老玩家们的口水即将喷来,为什么还要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目前,我们很难知道确切的真相,我们只能从角落里的信息推断,没有官方的回应,DNF板块的首席主播也没有深入讨论相关问题。其中,许多玩家认可的一种观点是,这次大规模调整实际上是在为手游做准备,而DNF手游计划是“8+”评级。如果他们想进行“版号增加”,内容显然需要统一。如果是这样的话,似乎很多地方都有意义。

关于DNF手游的消息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公布,甚至多次被跳过和推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切的消息。对于长期难以坐在电脑前的阿拉德勇士来说,手机游戏早点上线也是一个好消息。

成为“网红篮球”“互联网篮球”之前,它的本名是街头篮球 | 专访吴悠



“打球能当饭吃吗?!”


这句灵魂拷问我相信无数人都领教过,要是在 10 年前,我们只能放下篮球悻悻回家做作业。但现在,各种街头篮球团体的出现,让我们意识到这么一件事:就算没有成为职业球员的机会,但只要你打得足够好,也真的能当饭吃了...


image:日落东单


但我们都明白,国内街头篮球拥有这样的机遇肯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从无到有,中国的“野生篮球”在这 20 年里一边试错一边成长。而在这个故事里,我们总会听到一个名字——吴悠


吴悠 aka More Free,中国最早的街头篮球推广者之一,曾组建国内街球团体 CL,创办了国内具有指标意义的街球比赛——日落东单、下站东单。| image:@Jordan


“没有吴悠也许就没有现在的街头篮球。”


“吴悠是民间篮球的街头传教士!”


这样的说法好像有点夸张,但如果没有吴悠,没有 CL 篮球队,中国的街球会是什么样呢?我想,我们都很难给出答案,毕竟属于中国的街头篮球故事早已经开始,而写下第一章的人,就是吴悠。


最近很开心有这样一个机会,我邀请吴悠长聊了一回,谈了谈关于球场之内、篮球之上的故事。


image:nikeinc.com.cn




现在的街球赛事在国内的声势已经很高了,对比刚开始的那几年,你觉得现在的街球氛围怎么样?


国内街球的大环境一直在变化,我觉得现在更像是一种“互联网篮球”的模式吧。最初我们做这个事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追求技术层面或者说精神层面的突破,在传播度上没有太多考虑。现在的“互联网篮球”更倾向用篮球去吸引关注,转换为流量和粉丝,最终实现变现,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运营模式,方式方法和最初有很大的不同。新兴的球手有了更多的选择,有各自的打法和目的。现在街头篮球已经变得很广义,但我觉得,一旦广义之后,属于它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底蕴也相对流失了


image:日落东单


“恰恰是因为过去的小众,

你能把这种文化玩得更精,

没有商业化的制约,

也没想过靠这个挣钱。

街头篮球经历过一个纯粹的年代。”



现在这个圈子里也有很多的篮球团体,都拥有不少粉丝和号召力,这样的面向是不是你未曾预想过的呢?毕竟街头篮球本质上有一种“草根性质”。


在我看来现在没有街球团体,而是“厂牌篮球”。团队基本上都有签约公司,一起参加一些比较大的商业比赛,他们可能是因为签约了同一个公司而成为队友,而每位球手都有自己一定的影响力,最后荟萃到了一起。在以前还没有这种模式的时候,我们都是以球会友,组建队伍,在球场上把我打服了我就认你。这已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了,其中也没有所谓的高低和好坏。但只是说,真正那种生于街头的纯正篮球团体,可能真的找不着了


image:More Free


“不是所有在街头打球的球员都是街球手,

技术风格是一回事,

精神属性更是一回事。”



十多年前开始组建球队、举办比赛的时候,你抱着怎样的态度和想法?


最开始我处于一个证明阶段,我深爱这项相对小众的运动,我想去证明这项运动的价值和魅力,同时也证明自己。所以当时我觉得我和中国街头篮球,就是一体的。除了我之外,也没有人会这么较劲地去想为国内街头篮球证明点什么,所以我想让大家通过我的比赛、我做的事情,去认可这项运动。


image:More Free



从日落东单到下站东单,这一系列街头赛事到现在也有 11 年了。一开始没有赞助,球员报名也不收费,那当时为什么还会做呢,而且一做就是这么多年。


一开始确实是不赚钱的,不过从早年开始就有赞助能够应对场地的成本了,所以就不用花钱去办。一直以来,我办赛事的初衷就是永远不会向球迷收费。我们周围有太多爱打篮球的普通人,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打特好让大家知道,但是他们也需要赛事、也需要一个证明自己的平台,对吧,东单这片赛场就是给他们准备的。


image:日落东单


“我可以接受商业,

但是我不能接受我的赛事商业化。”



后来有了赞助商之后我也一样,我从来不反对商业,但我反对商业化。加上一个“化”字之后就意味着成为了一个为商业服务的比赛,而不是商业支持着的比赛,这就本末倒置了。总之就是想要给大家提供一个纯粹度比较高的好玩的赛事。当然,我自己得打,不然我就没法感受到这个好玩了。


我对这东西研究比较深,强迫症比较重,所以我觉得好玩的大家应该也会相对认为好玩一点。


NBA 球员威少、小托马斯、唐斯都来过东单赛场 | image:下站东单 / 日落东单



街头篮球落地这么多年之后,我们是不是可以说,现在的街球文化在国内算是一个已经成型的状态?


我倒觉得真不是,现在街球的影响力扩大,夹杂的噪音变多了,说实话是有点乱的。这个时候更需要去引导,所以我在赛前都会和大家聊天,让大家知道哪些东西是我们要去追求的,街头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从一开始单纯的美式街头穿着到精神内核,再到现在,我们正寻找一种本土化的街球文化,这种转变需要时间,这也是我们一直继续做下去的原因。


image:More Free



在球场上,这些年来你对篮球的理解也在变化对吗,有没有哪些比赛或者球员带给你巨大的启发?


回看当年日落东单的比赛,有哪些是闪着光的,那就是有关奥神队球员 J.Miller 米勒的回忆了。


米勒震惊四座的“转身拜佛”,对手是谁大家看出来了吗~| gif:日落东单


在遇到他之前,我一直抱着一种“遇强则强”“硬碰硬”的想法去打好比赛,但这种强硬总是被他的轻松写意所击败。他一直能在球场上哼着歌跟着节奏,然后赢下比赛。对我来说,在球场上的自信是表现为很凶猛的、咬牙切齿的,但他的自信却能通过放松来表现。


米勒的“阿里纳斯时刻” | gif:日落东单


他让我意识到,篮球可能不光是拼命,在技巧和心态方面,高手的处理方式原来是这么从容。真的是有这么好的一个对手,你才能够改变自己,他让我相信了一种对于篮球的新理解。



是不是可以说,他不仅是在技术上让人印象深刻,还刷新了你对篮球的整个世界观?


没错。我现在突然想起当年我问他,那段时间每次在东单打球都是什么心态,他的回答让我很意外,他说,他要让每个和他对位的球手都碎了篮球梦,让他们再看到他的时候都完全不想打球。但我在场上并没有感受到他这种侵略性,更多的是自如和轻松。如果是我的话肯定会用咬牙切齿的球场表现去展示出来,但他如此优雅地去实现他的目的,可以说篮球在他手上变成了一门艺术。


image:nikeinc.com.cn


随着 2013 年米勒回美国,后面几乎十年的真空期里我是比较迷茫的,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等待有人能提点一下我。庆幸遇到了前 CBA 传奇后卫吕晓明指导,他又一次颠覆了我对篮球的认识,拓宽了我对篮球的理解深度和开阔程度。


image:More Free



听说你之前一直对数据和球场表现有很严苛的要求,而他则带你到更高的维度去看待这项运动,是这样吗?


没错,就完全不是那种勤奋刻苦追求数据的概念了,“今天比昨天多跳一点”,不是的,完全就是关乎篮球智商了。其实就是解决我一个特别大的问题——我的篮球智商真的有所欠缺。这也是十年来,不管是在职业队试训、还是在其他赛场,我一直没有办法证明的一点。很多人说到了一定年龄之后,篮球智商是无法提高的,我认为确实会很难,需要放下所有包袱和顽固的执念,才能打开心扉重新去理解它


image:More Free

“最终我把数据、表现、进球,等等等等都抛弃,

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不会打球的孩子,

可以失误,

可以糟糕透顶,

我才能把以前的东西都清掉,

才能学到更高维度的东西。”



所以现在打的每一场球,无论是低水平的小区球局还是正式比赛,我无论如何都能有一些成就感和收获。因为心态打开了之后你会发现除了得分之外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帮助别人打出高光时刻、感受球队的凝聚力,这些都有价值和意义。


image:More Free



有价值的也许不只是一些所谓的“正面”的东西。场上场下,大大小小的失败也伴随着你十多年,你怎么看待这些失败呢?


过去采访有人问我,我人生中最难忘的比赛是什么?大家都以为我会说夺冠,但那些比赛我根本记不住,我能记住的都是那些痛苦的惨败、差之毫厘的惜败。我有时也纳闷自己怎么记住的都是这些画面,甚至当时喝的什么水,刮多大的风我都记得。而关于夺冠的比赛,我只能想起模糊的照片或者那一刹那。


image:More Free


“这一路我都在理解失败这两个字。”



而我现在才明白,失败对我来说如此重要。胜利意味着空虚;而真正的失败,才是有生命力的,才是有转机的,它代表着一个全新的开始。所以失败现在对我来说是个宝贝,它让我学到太多了。


image:More Free


但那些没价值的失败我不感兴趣。后来我很少抛头露面参加商业比赛,外界会说我隐退了或者状态不好了,我觉得都没关系。对我来说,有些胜败是没有收获的,我就会拒绝。



一路上伴随着你的还有各种议论的声音,对于外界给你的评论,你怎么看待?


这一关我很早就过了。2012 年我们举办巡回选拔赛“野生”,那句 Slogan 就是我想的。“你眼中的我只是你制造的我”,我不会认同别人给我身上贴的标签。我有可能因为发一个东西获得大家的认同而火了,我就会想到,同样有可能因为另一个事情面对许多人的议论。这两者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我不会因为别人喜欢我就多说点,别人不喜欢就不说,我不太会为外界所动。


image:CL SMOOTH CREW



如果外界的言论不会困扰你的话,那这一路比较大的挑战或者难关是什么呢?


举办东单赛事以来一直都有很多挑战,从三四年前开始,每一年都有可能停办,这场赛事就不了了之了。之前纠结过为什么时机这么不公,但现在完全不会了,顺其自然,如果哪天办不成了,那这件事也就此告一段落。


image:nikeinc.com.cn


庆幸的是到今年,比赛还能顺利进行。之所以每年都可以延续,我相信是上天在给我们这个机会,所以说明我做的事情一定是有些意义所在的,它才能继续下去。


“如果说我所做这些事情所散发的能量是可有可无的话,

那它应该早就消失了。”


聊到最后,我还出于私心问了吴悠这么一个问题:


“我曾在学生时代非常热爱篮球,也拥有过一段关于篮球非常美好的回忆。但时至今天,因为伤病或者因为工作生活,再也没有条件全身心地扑在篮球上。所以有些时候,我能感觉到自己在刻意淡化对篮球的热爱,因为现在我们已经没有释放这种热爱的空间了。你会怎么看这种境况呢?”


而吴悠的回答坦然又直白:


“我理解这种感觉,但有时候恰恰是因为难,你的勇敢才让这件事情更有意义。直面你自己的感受,如果真的是热爱,那就不得不牺牲一些东西去实现它,所有事情都是这样。而如果有一天,其实你已经不再那么热爱了,那就别虚伪,因为这也是一个答案。”



聊天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抱着“与中国街球第一人对话”的包袱,预想着会聊一些“宏大”的话题。但慢慢我发现,这些名头都不那么重要了,聊着聊着,我们都回归到了最开始的身份,我们只是两个热爱篮球的人,在一起分享对于篮球的种种感受


image:下站东单


在最后整理这篇文章时,我有种这样的想法,一直以来国内都不缺热爱篮球的人,但缺了一股力量把我们聚在一起、看向一处。但现在有了,一开始有吴悠和 CL,后来有各地的纯正街球手,以后还会有更多更多。最后,我想我没有办法描述街头篮球的“正统”该是什么样,但我确信,这项运动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和触动,是实实在在的。


image:下站东单


作者:piikee | 分类:八字起名 | 浏览:77 | 评论:0